攻“治水之坚” 促“浙水长清”

发布时间:2024-12-07 09:20:39 阅读次数:331 次 作者:安博体育手机版登录

  绿水青山映江南,治水攻坚正当时。近年来,浙江省在黑臭水体整治中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区域仍存在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处理设备不达标等问题。为破解这些治理难题,浙江积极落实“污水零直排”、河长制等措施,全力推动水质改善。

  立足“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系统治水绘就宜居江南。浙江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依照国家政策,浙江明确了黑臭水体整治的具体指标,落实“河长制”,建立长效机制,为水体整治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治理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地区在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依旧存在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面对这一些难题,浙江省提出并推行了“污水零直排”工程,确保每条河道的排污口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污水处理厂逐步提升工艺与管理上的水准,为百姓带来干净的水环境。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治水事业中,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江南留清水。

  紧跟“环保督察”的指导要求,迎难而上攻克治理顽疾。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做出响应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查反馈,全面聚焦排污治理的薄弱环节,对重点河道、排污口做全面排查。督察组在反馈中指出,部分城市存在污水处理不达标、部分工厂违规排放等顽疾,这样一些问题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关注最广泛的民生痛点。浙江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对黑臭水体实施分流治理、加大河道清淤、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严格落实“一河一策”专项整治措施。为了确认和保证治理效果,浙江与环保督察组深度协作,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责任,设立目标节点,定期督查进度,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正是这种“不让问题沉睡、不让民意落空”的态度,推动了浙江省生态治理的深入发展。作为一线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楷模,积极查找问题、正视短板,以迎难而上的担当化解民生难题。

  创新“智慧治水”的长效模式,巩固清水长流治理成果。为巩固治理成果,浙江省积极探索智慧治水模式,推进水质监控的智能化转型。通过“智慧河道”系统,实时监测水体质量情况,提前预警潜在的污染问题,同时与污水处理厂联网,实现源头控制、数据共享和动态监管,确保治理工作持之以恒。为落实长效管理,浙江还实施了“美丽浙江”建设纲要,推动基层干部形成“治水+护水”的常态化机制,使治水成效惠及全省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应当保持这种久久为功的韧性,将长效治理与日常监督结合,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助力水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深化“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力促生态经济双向共赢。环境保护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浙江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注重经济与生态平衡,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不断探索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为实现水污染防治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浙江省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工业排放标准的提升。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浙江还不断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通过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方式,扶持公司进行环保改造,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在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做好绿色理念的宣传员、推动者,将绿色发展的意识根植到企业与群众的心中,使工业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向高质量、绿色环保的道路。

  坚持“生态优先”的治理思维,打造美丽浙江崭新篇章。从黑臭水体到碧水清流,浙江省的治水历程是生态治理的一大亮点。今日的成绩来之不易,而未来依旧任重道远。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以贯之。正如治水一样,环保事业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也需要党员干部的坚韧担当。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坚定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基层治理中抓实做细,为绿水青山的长存奉献智慧与力量,让浙江的美丽画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