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马工程新闻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5-14 21:14:06 文章来源:安博体育手机版登录教程 浏览数:151 次

  本文为节选,源自攻关学习网完整版,题库包含历年真题及各章节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可模拟考试。

  跨学科新闻学,又称交叉新闻学,是新闻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它是以新闻传播与其他社会活动行为形成的交叉地带为对象的新闻学。运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是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这些年来新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开辟了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交叉研究打破了就新闻论新闻的局面,开阔了人们充分认识新闻传播的视野,产生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

  2《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复旦大学2020年研;中传2008年研]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社论,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思想教育做了基本总结,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史上的**文献。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对什么是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文章指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性的东西,是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该文从哲学观点上根本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对新闻怎么样才可以真实的回答是,只有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领导的新闻工作和实践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中,同志的新闻观占据着主体地位,他的一些论述和观点,对我们改进当前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大意义。

  (1)“报纸要结合实际”是新闻的真实性的必然要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因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这使得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调查研究,使得报纸的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是尊重新闻价值的体现。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多需要的功能。新闻价值一般来说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着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五大要素。强调当代新闻、坚持围绕当下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于接近性的重视,这样贴合百姓日常生活的新闻才更着迷和感染力。

  (3)将“当地中心任务”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国报刊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概括来说,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这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最显着的标志。我们说报纸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对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的、形象的和科学的表达。它的主要内容是:公开声明自己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真诚地和人民同呼吸,共甘苦,齐爱憎,正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宣传纪律。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真理,宣传真实的生活中进步的、光明的、先进的、积极的东西,揭露和批评反动的、黑暗的、落后的、消极的东西。必须准确地、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新闻报道必须注重社会效果,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在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中,决不允许发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主张,决不允许发表诋毁、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报道和言论,决不允许散布错误舆论、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决不允许利用精神毒害人们的灵魂。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失误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新闻的党性同新闻的人民性,两者是统一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党是人民利益的最集中的代表者。因此,党的耳目喉舌当然是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

  (4)“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肯定了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方法,这也要求报纸要及时根据党的政策和社情民意调整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人们常说,报纸是“射程最远的大炮”。尤其是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慢慢的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导向作用,既是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稳定社会大局的需要。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新的足够的认识。

  新闻报道只有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方针,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大局的稳定和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党的方针政策是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坚持用党的政策主张引导群众,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全面地准确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到不偏颇倾斜,始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由于宣传不当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对于在小范围内进行的试验,宣传上要取谨慎态度,不允许公开宣传与现行政策相抵触的东西,防止造成干部、群众的思想混乱。

  新闻引导社会舆论,要注意防止片面性。新闻宣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在具体掌握上要防止“刮风”。当我们宣传某项工作时,要讲清详细情况、政策界限;当我们表扬先进人物、先进经验时,要讲清不同的条件,留有余地;当提倡某种做法、形式时,不要贬低另一种可行的做法、形式;在强调宣传这一面时,对允许存在的另一面也要作适当报道;当社会舆论过分集中在某些“热点”问题时,要注意适当分流。解决好这样的一个问题,要靠记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更要靠总编辑掌握全局,统筹安排。